Q
之前有朋友在后台进行提问,今天系统的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颈椎病的几个经典问题。手麻、头晕、头痛?经常低头的朋友们,你有没有想过您的颈曲已经发生了变化?犯颈椎病后,怎么做才科学?
颈椎病
人体有一定的生理曲度,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有关生理曲度, 一级:脖子酸痛、僵硬(建议抬头看看天花板,脖子后面是否有感觉)
二级:脖子、肩膀、后背酸痛,僵硬、面色晦暗。
三级:有倦容、抵抗力差、易过敏、易留色素印、长斑。
四级:胳膊不得劲,疼痛,麻木。(从这医院了)
五级:面部光泽、肤色不均、皮肤松弛与实际年龄不符。
六级:经常睡觉落枕(落枕是一种轻型颈椎病)
七级:走路发飘,跑偏、写字不稳。(从这级开始,可能要做手术了)
八级: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从这级开始做手术效果也不好了)
十级:下不了床……
治疗颈椎病的三大误区
一、颈肩疼痛乱按摩。正确的按摩对颈椎病确实很有效,但有些地方的"按摩师"本身不是学医的,缺乏对颈椎解剖结构的基本了解。颈椎病早期症状很轻的时候,先不要选择去按摩院缓解,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没有明显的神经受压,和颈椎的器质性改变后,可以做一些放松肌肉的按摩。对于不同情况,按摩的手法应该是不同的,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应做简单、局部的放松肌肉的按摩。如果已经发生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颈椎间盘突出和退变,说明颈椎结构已经出现器质性病变,随意的手法按摩,特别是旋转"侧搬"脖子,就要慎重了。不正确的手法按摩,轻则导致症状加重,重者可能会造成颈椎附件的骨折、髓核组织的脱出、压迫神经。对于伴有血管畸形或心脑血管病变的老人,要尤为注意,有些不恰当的按摩手法可导致椎动脉损伤、脑供血不足、诱发脑中风发作。
二、症状稍缓就停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炎症、水肿,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的颈椎疾病。当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明显改善后,患者千万不可放松警惕,应遵医嘱继续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治疗,以改善脑供血状况,否则会因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引发脑萎缩病症。
三、滥服抗痛药物。颈肩疼痛时自己滥服抗痛药往往会掩盖真实病情。因抗痛药的作用,疼痛症状虽暂时缓解,但病根未除,膨出的颈椎间盘逐渐压迫脊髓,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再重者可致瘫痪。
检查
一、颈椎病的试验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二、X线检查
(1)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2)侧位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②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④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⑥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3)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看片子交给康复师或者医生即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进行学习,相关书籍后期会在平台免费推出。
三、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检查都可提示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
四、CT检查
CT已用于诊断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如何预防颈椎病
避免长期低头、预防颈椎慢性劳损
颈椎病在急性发作期或第一次发作时,应注意适当的休息。长时间工作,容易使颈部肌肉、韧带因长时间的拉伸导致疲劳损伤,从而加速颈椎椎间盘退变,所以最好是工作约1小时后起身活动。
工作时间过长将会加重肩颈部软组织的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造成颈、胸、腰椎关节的功能紊乱。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这是预防颈椎病的方法之一。
合理科学用枕
枕头是颈椎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
缓解颈椎病的几个“小动作”
动作一:仰头望掌
锻炼要诀: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头尽量往后仰,仰视手背。
注意事项:手臂尽量伸直向上,否则达不到效果。
锻炼效果:舒缓肩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动作二:旋肩疏颈
锻炼要诀:双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后往前旋转,再由前往后,各30次。
注意事项:运动时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舒适为度。
锻炼效果: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度,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动作三:头颈相抗
锻炼要诀:两手交叉贴于颈部,头向后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切勿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肌肉韧性,使颈后肌肉力量得到加强。
动作四:左右伸展
锻炼要诀: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5秒,返回中位;再向右肩倾斜。
注意事项: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切忌用力过猛。
锻炼效果:促进颈椎血液循环,恢复关节、肌肉弹性。
动作五:前俯后仰
锻炼要诀:双手叉腰,先低头使下颌向前胸靠近,后抬头后仰。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不可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
颈椎病患者在哪些情况下不适宜进行运动功能锻炼?
颈椎病的运动功能锻炼是患者普遍运用进行的康复疗法,但并非每位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意进行。进行运动锻炼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病况与整体的身体性掌握,处于颈椎病的非常发病期和颈椎病的特异病理变化下,进行颈部运动锻炼,不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或复杂化。在患者有其他的疾病的同时进行运动锻炼,会引起体内的生理反应,造成不良后果。
小编|王颖
运动损伤康复团队,您的健康助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