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加大撬拨力量

复位后,将颈椎伸展并用钢丝连环结扎固定

手术复位绝大多数颈椎双侧小关节突脱位可经牵引复位得以纠正以下情况是手术复位的指征:少数伤后一周以上者,经5~8小时牵引复位仍无法纠正;在牵引过程中,脊髓损伤症状逐渐加重者;陈旧性骨折脱位伴有不全截瘫者

急救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通畅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或人工呼吸机保持呼吸通畅,维持呼吸并合理给氧

除伴有脊髓伤外,一般预后良好若合并有小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行关节间融合术(责任编辑:李凌)

手术方法分前路和后路两种:

术后应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及脱水剂以处理由于手术扰动对脊髓的影响,枕旁置沙垫以免颈部过度活动拆线后可改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月,拍片复查证实已有骨愈合后去除石膏固定

3.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从3~4kg起,逐渐加大牵引重量,每过30分钟旁拍摄一次颈椎侧位片,观察复位情况原则上每半小时增加0.5kg,总重量不宜超过15kg在复位过程中应密切注重血压、脉搏的变化

1.牵引方向:一开始切忌仰伸,应从略向前屈或中立位开始;否则易引起或剧脊髓损伤

牵引复位应尽可能利用颅骨牵引,按脱位机理,先在略微前屈状态下持续牵引,并通过床边透视和拍片来确定小关节交锁是否已经解除一旦发现脱位已纠正,应立即将牵引改为仰伸位,以1.5~2kg的维持重量持续牵引3~4周;再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月牵引目的在于复位,复位阶段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前路复位、减压和融合术也需在颅骨牵引下进行取仰卧位,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和颈内脏间隙进入,暴露损伤节段准确定位后,将损伤的椎间盘切除在持续颅骨牵引下,用骨膜剥离器伸入椎间隙,以下位椎体作为杠杆支点逐渐加大撬拨力量,用手指椎压脱位的椎体使它复位复位后,如有骨折片突入椎管,则应用刮匙细心刮出取自体髂骨植入减压部间隙固定融合为保证稳定性,可加用前路钛合金接骨板前路复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操作经验对复位十分重要条件答应,应在电视透视监测下进行

后路手术应在颅骨牵引下进行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俯卧位,头部置于头架上略呈屈曲位取后正中切口暴露下将其复位,如有困难,将脱位的关系突的上关节突作部分切除,用钝骨膜剥离器伸入下关节突的下方间隙,在牵引缓慢撬拨使之复位假如关节突关节交锁影响复位者,可将其障碍部分切除以利复位如合并椎板和关节骨折并陷入椎管内,则必须将其切除减压合并有脊髓损伤,可在复位后施行的损伤节段椎板切除减压

2.牵引方式:不宜选用枕颌带牵引,更不可徒手牵引,应选择颅骨牵引更安全有效

4.牵引时间:牵引复位,不可操之过争牵引时间一般为5~8小时,太快易造成医源性损伤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jmo.com/lctx/36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