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培训中心
免费学习中医知识!刚过六十岁,王大妈,就常和人念叨腰痛。一会儿说腰痛,一会儿又说腿疼,最后走路都有些一瘸一拐了,搞的儿女们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不知怎样做才好。这到底是怎么了?
专家说,王大妈这是腰椎间盘突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有几种临床症状,只要您不幸有着这几种症状,就要考虑是否腰椎间盘突出了,应该被加注意。这些症状包括:
一、肢体麻木
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二、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此症状,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
三、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出症者,临床上少见。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四、肢体冷感
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
五、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需卧床休息,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六、肌肉麻痹
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姆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七、患肢皮温较低
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因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
八、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九、间歇性跛行
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以上类似症状,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良机。
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吉尚单指定点复位法--速效治疗膝关节痛时间与地点:年6月10日—6月15日(10日全天报到)沈阳
年6月23日—6月28日(23日全天报到)广州
年7月06日—7月11日(06日全天报到)北京
年7月18日—7月23日(18日全天报到)郑州
骨旋移理论解释及案例分析:
骨旋移,是骨的旋转和移位,是“骨错缝”的运动形式。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例如:腰椎在三个轴上的六种运动形式,腰椎在X轴上即可以做仰倾和俯倾运动,还可以同向运动形成侧弯。在Y轴上做左右旋转运动,单个椎体左右旋转,棘突偏歪,还可以在Y轴上做上下运动,向下运动时椎间隙变窄。在Z轴上做前后运动,单个椎体向前运动是滑脱,多个椎体向后运动是腰椎变直。这种生物力学的改变在椎体的表现,在X光片上能够显示出来,如棘突偏歪、椎间隙变窄、变直、侧弯等。
比如:劳损性膝关节痛
(1)、肌肉牵拉附着于股骨两端的肌肉的牵拉作用,会使股骨沿纵轴旋转。由它引起的膝关节痛,多有扭伤史,单侧疼痛,大部分患者经休息后缓解。
(2)、髂骨旋移髂骨通过股骨头、股骨颈使股骨旋转,膝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受到破坏,产生斜向的应力引发疼痛。因此纠正髂骨旋移,消除股骨的斜向应力,症状可立即消失。这种类型在临床上最为多见,表现为单侧膝关节周围固定疼痛,常诊断为:副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症、关节炎、脂肪垫劳损、骨刺等等。
(3)、骶骨旋移骶骨错位能引起髂骨的旋移,间接影响股骨,造成膝关节疼痛。此类患者病史较长,无明显外伤史,合并症多,多为双侧膝关节疼痛,退行性变严重,严重者形成“O”型腿。
以颈椎为例:第四颈椎旋转错位,引起咽部异物感,手法矫正参照大赛视频《咽部异物感的速效疗法(小儿抽动症和慢性咽炎)》。“单指定点复位法”是大庆学员张老师根据临床体会,为本手法命名,在此表示感谢。
一、课题介绍:
骨旋移理论是根据中医“筋隆起、骨错缝”理论,结合欧美整脊理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的新理论。骨旋移理论不仅对脊椎骨的错位,同时对四肢骨的错位同样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骨旋移,是骨的旋转和移位,是“骨错缝”的运动形式。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我们利用人体的对称性和“筋隆起,骨错缝”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错缝。摸骨必先摸筋,我们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确定最佳的矫正点,定位准确,才能立竿见影。通过触诊明确细微的变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变骨的生物力学,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单指定点复位法的手法特点:
“单指定点”是根据“筋隆起、骨错缝”和“骨旋移”理论,运用中指或拇指触诊,对脊柱或四肢骨的错位形式进行定性,对施力部位进行定点,利用身体的重量对患椎(或四肢骨),进行力学矫正,达到症状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稳、准、轻、巧、无痛等特点。在北京、郑州的培训中,以学员自身病症进行手法演示和讲解,让学员亲眼看到手法的新颖、轻巧、安全,亲身感受到手法的快速和疗效。学员从怀疑、惊讶到掌声不断,正骨就这么简单、有效。被学员们赞誉为“正骨1+2”。学员在工作中的反馈是:手法好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更是提高了疗效。
这里的速效:“速”是指速度,一是手法简单,单指定位精准,操作时间短,一般3-5分钟,有的更短。颈椎矫正拒绝扳法,动作轻柔。二是症状消失快。“效”是指效果,手法力求实用,只纠正患椎,不求弹响,以症状消失为根本。症状消失后即可正常工作,长短期疗效确切。
二、授课内容:
(一)骨旋移理论概述、骨的运动形式、摸法练习、骨的摸法(触诊)
(二)上肢、下肢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上肢:1、手指间关节痛(脱位、错缝、旋移)2、掌指关节痛3、腱鞘炎
4、网球肘5、肩周炎6、肩关节半脱位7、岗上肌劳损8、小儿桡骨半脱位9、腕关节扭伤10、中老年夜间肩膀痛、上臂痛
下肢:1、足跟痛2、踝关节扭伤3、膝关节痛4、髂腹下神经损伤5、梨状肌综合征
(三)骨盆紊乱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四)腰部、胸背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腰臀部:1、腰痛伴翻身困难、2、腰痛后伸困难3、腰骶关节韧带损伤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腰椎间盘突出症6、腰肌劳损7、腰椎变直8、急性腰扭伤9、骶骨错位10、尿急、尿频11、小儿蹲伤后长短腿12、尾骨错位13、腰痛伴前屈困难14、骨盆紊乱症
背部:1、胸椎后关节紊乱2、功能性早搏3、心慌气短4、驼背5、更年期综合征6、倦怠、身体沉重7、肋椎关节半脱位(岔气)
(五)头颈部、腹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顽固性头痛2、头昏、头沉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4、口苦5、失眠6、下颌关节紊乱7、帽状腱膜挛缩症、8、落枕9、颈椎病10、慢性咽炎。
三、授课专家:
李吉尚:年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举办的“中推杯”全国第一届“中华好手法”大赛第三名。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年10月入伍,年毕业于北京军区军医学校临床专业,年12月退役,执业医师荣立三等功二次,从事颈肩腰腿痛诊治20余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核心期刊《颈腰痛杂志》发表论著《骨盆紊乱症》。单指定点复位法创始人。
在部队从医20余年,从事消化专业、脑血管专业、老年病防治多年,临床基础扎实。年开始学习中医推拿,研究古今推拿手法机理和推拿专著。医院颈肩腰腿痛专科,熟练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筋隆起、骨错缝”理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整脊术受到重视,腰-盆-髋整体学说是欧美整脊治疗的理论核心,把整脊术应用到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收到了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的极佳效果。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颈腰痛杂志》发表论著《骨盆紊乱症》,该文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论述骶骨、髂骨的错位形式,同时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患侧的腰椎、骶骨、髂骨旋转错位后,形成一个高隆的“三角区”(李氏三角),整复这个三角,症状即可迅速消失。在近20余年的工作实践中,运用牵引、单指定点复位法、针灸等方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上万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包括:资料费、光盘、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邮箱:
qq.